版畫邊界的無人之境

環視古今中外,人們的溝通除了依賴語言文字,大抵透過圖象(images)。承載或生成圖象的媒介與技術隨著時代演進不斷推陳出新,從手繪到印刷、攝影、錄像,再到當今的數位影像。每種新技術的誕生,帶來新的可能,但卻也不會完全取代既有手法。


版畫(prints),或所謂印刷圖畫(printed pictures),不管是在東方或是西方都是一項古老的視覺傳播媒介,更是有著豐富傳統的藝術創作形式。東方的傳統將木刻的技術與美感表現推到極致,而西方則因應視覺傳播的需求,在近現代於木刻之外,又陸續研發出多種金屬凹版乃至平版、網版等技術,在當代更有
數位版畫的新試驗。對今日的版畫家而言,製版技術有多種可能性,但「版畫」的本質就傳統上的定義,大抵不外乎「畫、刻、印」三階段程序。簡言之,版畫並非直接筆繪,而是透過刻與印的間接藝術。這個「間接性」造就了版畫不同於其他手繪圖畫的特性,也是成為一位版畫家不得不經歷的技術門檻。但不容諱言,這個間接性與伴隨的複數性,也是讓版畫在長久以來重視藝術家「手筆」的文化脈絡中,容易受到忽視的關鍵原因。

楊忠銘 「無華之境」系列:永恆的飛行 fig. 1∼4(局部) 2023 手工紙抄造術 36×43×6cm


然而,版畫真的只能如此嗎?版畫做為一種藝術創作形式,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界線又在哪裡?並非每位版畫家都需要或想要探究這樣的問題。在大學時期鑽研西方技法美柔汀(mezzotint)有成的楊忠銘,當初選了一條在當代已顯得「古老」的金屬版技法,日以繼夜的精工細磨讓他練就一身工夫,年輕時即獲得獎項肯定。在藝術史上不乏一輩子專攻美柔汀的版畫家,技術超倫,絕美色調的畫面讓人愛不釋手。然而相對於這種技法先決的版畫家,自2015年起,命運卻將楊忠銘帶入另外一道前景未知的旅程。


在應國立故宮博物院之邀而走進典藏庫房親見明清時期版畫所受的震撼下,楊忠銘開始在古今中外的龐大座標下反思版畫的過往與未來。四扇春、夏、秋、冬主題的屏風〈夢遊園〉,透過橡膠版多版複刻與裱貼、拱花技法,巧妙重組演繹昔日文本片段,宣告了楊忠銘以當代藝術家的眼光與思維,重新開啟版畫創作之途。這股新的創作能量,集結於2016年的「歧夢園」系列,顯現古老東方美感的圖象,實則含藏著當代版畫媒材技法的新試驗。幸而,楊忠銘並沒有停步。2019年的「時光文件」系列更積極地跨出既有版畫創作的邊界,這回楊忠銘重返熟稔的美柔汀,但以當代裝置藝術的概念與手法結合版畫和原版並置,幽暗的黑色調與微亮的金屬銅色絕妙回應著時間、愛戀、生死課題。

楊忠銘 「無華之境」系列:B612 2023 手工紙抄造術 尺寸依場地而定


版畫創作還能怎麼走下去?如果「畫、刻、印」是構成版畫的必要三程序,那麼長久以來做為載體的「紙」是否能提供思考的方向呢?果真如同命運召喚般,2019年起,楊忠銘受邀進入位於台北市南海路常人不會注意到的農業部林業試驗所,開啟了和所方長達四年的一連串合作實驗。在這裡,楊忠銘親見了台灣唯一完整典藏的《本草綱目》彩色圖解《本草圖譜》全書共九十五冊描繪的約兩千種植物。

《本草圖譜》為日本植物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完成,林業試驗所圖書館現藏之版本為1918至1922年出版之刻本。這次與這套精美植物圖鑑的相會,不僅再次喚起了楊忠銘對植物的喜愛之情,更激起新的試驗與創作方向。在歷經纖維學研究、手工紙抄造術多重試驗甚至失敗後,楊忠銘終於在今年推出全新的「版畫」創作,於10月至12月在國內以推動「版創藝術」為志的曜畫廊舉行個展「無華之境」。這一次,紙不再是載體,而就是作品主體。


2014年,楊忠銘跟隨文學家愛亞《安靜的煙火:我的臺灣花.樹》對周遭花與樹的觀照,創作同名的美柔汀與壓克力凹版套色系列,那時花與樹是「畫、刻、印」的圖象主角,透過詩意的畫面傳達出楊忠銘對於植物的深切情感。2023年,此次全然淨白的枝葉花朵令人屏氣凝神。它不再是印於紙上的花束圖案,彷彿就是枝葉花朵本身,靜靜地在空氣中挺直而立,既纖柔卻又堅毅。對於不了解楊忠銘創作路線的觀者,其實很有可能不禁疑惑:這是版畫嗎?


毫無疑問,它絕對不是傳統既有的版畫。但是如果沒有版畫技法的根基以及版創藝術的歷練與追索過程,確實難以想像版畫的邊界可以被拓展至此。甚至,這不僅是版畫邊界的拓荒,更是當代藝術形式的新提案。在「無華之境」中,《本草圖譜》成為再創作的文本,原本科學性的彩色植物圖鑑形象,透過抄造術試驗將「畫、刻、印」融為一體,內建於手工紙的製造中:白紙的誕生,便是圖象作品的誕生。這是史無前例的創作概念與實踐。


「無華之境」,它的純淨素雅讓人悸動。走進曜畫廊觀看一件件純粹至極的紙質作品,相信將讓每一位心繫版畫的人,在驚訝之下,獲得仿如重生般的喜悅。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士班暨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 文章來源 |

藝術家雜誌 Artist

2023 NOV / p.228

撰文 | 謝佳娟 圖 | 曜畫廊